“解”出情怀 “剖”出妙方——市红十字会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
时间:2023-11-2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根据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和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11月28日,市红十字会就“创新设立定位手环项目”“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正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解剖式调研,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呼声”,充分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凝练、转化,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会党组成员参加讨论,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烈蓉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前,调研组一行先来到梁溪区北大街街道凤宾路社区开展民情访谈,深入了解社区群众“帮你回家”定位手环使用情况及创新应用的经验做法;随后来到梁溪区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听取梁溪区红十字会汇报“帮你回家”定位手环项目和网络筹资工作开展情况,并现场查看网络筹资项目台账资料及信息公开情况。
会议指出,要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找准症结所在,检视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措施。针对正面典型要立好标杆,厚植为民情怀,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采取“博爱送万家”“博爱送健康”“帮你回家”等更多惠民生、暖民心工程,有效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关键性问题;针对反面案例要引以镜鉴,创新监管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畅通与基层组织和公众沟通交流渠道,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质疑,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加强宣传,强化信任。
会议要求,市红十字会要聚焦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用好“传家宝”,做足“基本功”,认真总结经验、提炼做法、收获启示,切实达到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和效果,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一要坚持以案为鉴,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以正面典型引路,聚焦党政所急、群众所需、红会所能,打造多个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精品博爱家园,打通红十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扩大人道服务受益覆盖面;继续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公共场所AED配置”等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和普及培训任务。二要坚持以案促改,突出公开透明,打造“阳光诚信”的红十字会。以反面案例为镜,聚焦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要求,找准问题切入点,构建纪检监察监督、监事会监督的多元化监督体系,健全监督机制;严格遵守“三统一”制度,大力开展红十字系统透明度指数评价工作;深化“数字红会”建设,利用区块链其不可篡改特性,确保捐赠数据溯源留痕,创新红十字监管模式。三是坚持以案促干,聚力担当作为,打造“服务大局”的红十字会。充分用好“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拓宽新形势下“互联网+资源”模式;有序推进防灾避险“三进”活动和“博爱泳安”公益项目深入开展,探索在鼋头渚景区水域建立水上救援训练基地;以延伸生命教育阵地为目标,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学校生命安全体验馆(教室)建设提档升级;抓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建设,建立爱尔眼科角膜捐献站,探索设立“红十字生命相‘髓’关爱基金”,全力提质增效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当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