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纳凉意 巧手传非遗
时间:2025-05-1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5月7日上午,扬名街道芦西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开启“竹编纳凉意,巧手传非遗”沉浸式手作之旅,辖区居民相聚“竹艺工坊”,在篾丝翻飞间解锁传统工艺的现代叙事密码。
社区红十字花开指尖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化身“竹艺解读者”,以“一根竹条的千年旅程”为脉络,勾勒竹编工艺从新石器时代走来的文明轨迹,对比川派“空细匀薄”、闽派“五彩斑斓”的地域美学图谱。当传统竹扇的“经纬哲学”与现代设计的“几何韵律”在投影中交叠,十字编的“秩序之美”、人字编的“动态之韵”、穿丝编的“虚实之境”一一解构,为参与者搭建起工艺认知的“三维坐标系”。
屏幕上,镂空花鸟扇以“篾丝为笔,光影为墨”,在扇面织就流动的四季;书法题字扇将篆隶风骨融入篾丝经纬,演绎“刚柔并济”的东方美学。志愿者揭秘竹条软化需历经“三浸三晒”的时光淬炼,图案对称背后是“毫米级”的手工校准,让居民在观摩中读懂“慢工出细活”的匠人哲学。
制作环节,居民化身“当代竹艺师”,在志愿者“经纬定位法”指导下,让竹条在模具间完成“从直线到曲面”的形态蜕变。丙烯颜料在扇面洇染出抽象纹样,当传统竹编基底邂逅现代艺术表达,一柄柄“古意新诠”的竹扇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
此次活动以“传统工艺+现代设计”为双引擎,让竹编从博物馆展柜走向生活现场,构建起“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非遗传承生态。未来,芦西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将持续深耕“手工艺活化”计划,让更多非遗技艺在当代生活土壤中抽枝散叶,以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