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公告公示

关于向社会各界征集对《无锡市红十字会关于服务对象信用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意见

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关于向社会各界征集对《无锡市红十字会关于服务对象信用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意见

 

    为切实加强无锡市红十字会信用工作,促进和规范红十字募捐、捐献、志愿服务工作,弘扬红十字精神,我会制定了《无锡市红十字会关于服务对象信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征求意见时间:2019年11月27日—2019年12月4日

    联系人:华锡明

    联系电话:81827325,18906197812。

    传真电话:81827323。

 

 

 

无锡市红十字会

2019年11月27


 

 

无锡市红十字会关于服务对象信用管理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及《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诚信无锡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促进和规范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现就无锡市红十字会服务对象信用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精神,围绕红十字会核心业务体系建设工作,以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为依据,以构建科学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为基础,以服务困难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弘扬红十字精神、壮大人道救助实力、提升人道服务水平为目标,改革创新管理服务机制,促进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显著提升,发挥引领和推动形成社会诚信文明环境的积极作用。

    二、信用管理对象

    无锡市红十字会服务对象信用管理是指对无锡市红十字会所联系、管理和服务的捐赠人、志愿者、受助者等在开展红十字相关活动中的信用情况进行管理,目的是“褒奖守信、惩戒失信”,以信用制度完善和诚信环境营造,建设推动红十字人道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三、信用管理原则

    (一)客观性。信用管理所描述的对象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反映了对象的信用内涵,能够以数字化形式被采集、度量、计算和比较。

    (二)公正性。以公正立场进行信用管理,从系统性和完备性两个方面实事求是评价服务对象整体信用行为,给出公正评估,确保信用管理结果的公平、公正。

    (三)科学性。信用管理具有代表性,既简单明了含义明确,又能够涵盖信用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结果能够反映服务对象的真实信用状况。

    (四)可操作性。服务对象信用管理以可度量、可计算、可比较的数字形式实现,与现实相结合,并运用于公信力评价。

    四、信用管理内容

    信用管理客观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规定的相关责任和义务,针对不同信用主体进行设计。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对于捐赠人、志愿者等爱心企业和个人主要是信用加分,以表彰和奖励其奉献精神;对于受助者主要是评估信用主体是否如实提供情况和履行承诺,并建立信用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应用,以促使红十字会的救助效果和项目质量达到预期。

    (一)款物捐赠人的信用管理

    款物捐赠属于公益活动,捐赠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与红十字会依法达成捐赠协议可以是书面协议、口头协议或其他形式的协议,应当根据诚实守信原则要求履行捐赠协议约定的捐赠义务。市红十字会对捐赠人的基本信息、捐赠信息等进行记录管理,与捐赠人签订诚信“双承诺”书,鼓励主动公示信用承诺,将履行情况纳入捐赠人信用档案数据库。

    对款物捐赠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信用管理:(1)对于捐赠人按照捐赠协议约定履行捐赠义务的,按照捐赠次数、捐赠价值、捐赠时效等给予信用加分;(2)对于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或承诺)逾期未交付捐赠款物的,红十字会可以要求捐赠人兑现。对违约和不履行承诺的,根据严重程度,记录为一般失信或严重失信行为,给予捐赠人以信用减分、信用警告,并纳入信用记录。

    (二)志愿服务者的信用管理

    各级红十字会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登记,每年累计志愿服务达到20小时以上,可成为注册志愿者,实行注册管理。志愿服务工作流程为:申请登记→服务→审核→注册志愿者→服务。

    建立志愿服务信用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1)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等;(2)志愿者服务信息库,记录志愿者所参加服务活动的信息,包括:服务名称、主要内容、主办机构、服务时间等。

    对志愿者的信用管理以志愿者年度内所做的志愿服务作为依据:(1)根据志愿者个人在自然年度内(每年1月1日—12月31日)不同的志愿服务时间赋予相应的个人信用分值;(2)按照志愿服务效果评价志愿者的信用得分: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设定信用奖励分数,对获得志愿服务相关奖励的志愿者给予相应的信用奖励分数。

    (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信用管理

    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主要工作流程为:按照供患双方的HLA 信息,进行配型检索,选择合适志愿者,志愿者选择好以后,对志愿者进行再动员确认志愿者此次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待志愿者同意后,安排志愿者高分辨和体检,如果志愿者一切条件具备,接下来需要做移植计划,按计划进行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供者捐献完成后,定期对供者进行随访。(1)在基础数据库中建立重点管理模块,对志愿者的基本信息以及 HLA 信息提供有效的管理功能;(2)对供者在捐献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记录志愿者在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中各阶段的情况。

    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信用管理以志愿者是否捐献造血干细胞作为信用评价依据:(1)志愿者在各个阶段(再动员、高分、体检、移植)都要志愿者确认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确认结果有下述几种情况:同意捐献、不能捐献、暂时无法捐献。对于不能捐献者又分为客观原因如健康、失去联络等,主观原因如反悔、家人反对等。如果是主观原因,予以信用扣分;(2)对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予以信用赋分。

    (四)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人员的信用管理

    应急救护培训人员分为两类: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和初级救护员。区级以上红十字会对参加培训获得省红十字会颁发的师资证书的师资进行注册登记,具有执业资格的救护师资可进行救护培训相关服务工作。经过红十字会培训获得初级救护员证的救护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进行救护相关服务工作。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流程为:报名登记→培训→考核→发证→服务。

    根据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流程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对于救护师资建立基础数据库:(1)救护师资个人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初训时间、证书编码、注册编码等;(2)救护师资年度考核信息库,包括:考核年份、救护培训时长、救护相关工作时长、志愿服务时长、上次复训时间、考核结果等。

    对于初级救护员建立基础数据库:(1)初级救护员个人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2)初级救护员培训信息库,包括:培训时间、所属区域、发证信息等;(3)应急救护员服务信息库,记录救护员所参加的救护服务活动的信息,包括:服务组织者、时间、地点、服务内容等。对应急救护培训的信用评价以救护师资培训服务和初级救护员救护服务作为信用评价依据。

    救护师资信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按照救护师资的培训时长评价师资的信用得分,数值越大信用得分越高;(2)按照救护师资的培训效果评价师资的信用得分: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设定信用奖励分数,对获得应急救护培训相关奖励的救护师资给予相应的信用奖励分数;(3)信用处罚:三年内从未参与过培训服务工作的,予以信用扣分。

    初级救护员信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按照初级救护员服务情况评价救护员的信用得分:服务次数×服务时间,数值越大信用得分越高;(2)按照应急救护服务效果评价初级救护员的信用得分: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设定信用奖励分数,对获得应急救护服务相关奖励的初级救护员给予相应的信用奖励分数。

    五、信用管理结果的应用

    服务对象信用情况将定时推送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并将运用到市民卡“诚信阿福分”、“信用+公共服务”等各类社会化信用产品和服务中。对红十字会信用管理符合赋分的服务对象,提供优先办理等便利化激励措施。在就医挂号、校园健身免审核、扫码乘车信用付、办公设备免押租赁、免押办理图书馆电子借阅证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

    六、监督和管理

    市红十字会鼓励失信的捐赠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救护师资等服务对象通过主动改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参与社会公益等方式修复信用。具体修复程序如下:

    1、提出申请。失信服务对象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后,向市红十字会提交申请和信用修复承诺书以及其他需要的相关材料。

    2、受理申请。市红十字会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依法依规决定是否受理。

    3、修复决定。市红十字会完成信用修复审查后,出具《信用修复决定书》,并告知失信服务对象申请人。

    4、数据处理。市红十字会将信用修复信息按规定格式、标准推送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5、信息使用。信用修复后,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及时采用修复后的信用信息,原始失信信息转为档案保存。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